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23 07:26:4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35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


珠府〔2003〕79号

各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珠海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我市城乡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省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政府为保障城乡特困居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措施。

第三条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遵循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及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劳动自救。

第四条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分隶属关系,实行属地管理,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市、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财政、金融、劳动社保、经贸、计生、卫生、住房、农业、司法、教育、监察、审计、统计、物价、工会等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条件及对象

第五条 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具有本市户籍。

(二)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按广东省人民政府第52号令《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确认,下同)人月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六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申请不予批准:

(一)家庭存款超过一定限额(一般为超过全部家庭成员3个月应领取保障金的总额)的。

(二)因购买商品房等物业或自建装修楼房而造成生活困难的。

(三)购房入户(含购买入户指标入户)未满5年的。

(四)贷款置业期间生活出现困难的。

(五)家中购买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的。

(六)家中有小汽车或其它非经营性机动车辆的。

(七)家庭因使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家用电器连续三个月所产生的月通信、用电费用总额超过当地家庭月低保标准15%的。

(八)安排子女高费择校就读、自费出国留学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转入收费学校就读的。

(九)无正当理由两次经介绍拒不就业或连续三次拒不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性劳动的。

(十)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行为造成家庭困难而不采取戒赌、戒毒措施或屡教不改的。

(十一)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未采取补救措施的。

(十二)经常出入中、高级酒店和娱乐场所消费的。

(十三)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低保标准,但实际生活水平高于一般家庭生活水平的。

(十四)有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且有赡(扶、抚)养能力而未履行赡(扶、抚)养义务的。

(十五)城市居民家庭中饲养宠物的。

(十六)自费出国,出港、澳、台,到省外旅游的。

(十七)其它经市政府认定不能享受低保待遇的。

第三章 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及审批程序

第七条 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如实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四份),并出具有关户籍和家庭收入及计划生育情况等相关的证明材料。

失业人员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应当提供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失业证》和最后一个就业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给付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情况证明。

第八条 村(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在接到申请后对申请人家庭的收入、户籍等情况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家庭成员应当如实提供情况,其他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配合调查工作。

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不配合调查或者拒绝接受调查的,视为放弃申请。

第九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自接到申请人的申请和证明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核查并张榜公布核查结果(张榜公布的时间为3个工作日),无投诉意见的,签署审查意见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申请人户籍和居住地不在同一镇或者街道的,可以适当延长工作日,但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申请人户籍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收到申请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请求申请人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协助调查,被请求协助调查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书面回复请求单位。

村(居)民委员会核实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时,除可采取张榜公布申请材料和审查结果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等方式进行。

第十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接到村(居)民委员会递送的审查材料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情况反馈申请人所在的村(居)委员会,在政务村务公开栏予以张榜公布,公布时间为3个工作日,无投诉意见后于2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报区民政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区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镇(街道办事处)递送的审核材料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决定批准的,签发《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以下简称《领取证》),确定家庭人月最低保障金及享受的期限,同时将《城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请表》(一份)报市民政部门备案,一份留存归档,其余两份送申请人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存档。

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书面通知的样式由市民政部门统一制作。

第四章 申请对象家庭收入的计算

第十二条 申请人家庭的收入,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的全体家庭成员各种货币和实物收入的总和,包括:

(一)各类工资、社会保险金、奖金、津贴、补贴、退休金和各类劳动收入。但连续6个月以上未领到或者未足额领到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养老金的人员,在申请低保时,一律按“实际收入”计算。

(二)集体分配、农副业生产收入。

(三)摩托车用于维持其家庭基本生计的,按实际营业额计入家庭收入。

(四)继承、接受赠与的财物及利息、红利、租金、有价证券等收入。

(五)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抚养人应当承担的赡养费、扶养费和抚养费。

(六)失业下岗人员领取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在扣除掉养老保险费、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应缴纳的书杂费、职工购买安居房或购买房改房所需经费、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的基本生活费外的部分。

购房原则上按每人10平方米、每户不超过建筑面积50平方米计算,多出的面积按市场价计算家庭收入。

(七)征地补偿款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列入家庭成员收入的其他收入。

第十三条 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待遇的优抚对象等人员的抚恤金、补助金等。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奖励。

(三)独生子女费。

(四)丧葬费。

第十四条 群众投诉反映且经查实有从事临时工作而隐瞒不报的,按上年度当地平均工资计入其家庭收入,并将此行为记入低保《申请表》。经核实隐瞒数额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两倍(含两倍)的,停止享受最低生活及相关保障待遇,并追回以前发放的低保金数额。

第五章 保障标准的确定及发放

第十五条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维持本市居民最低生活为限,并根据物价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定期由市财政、民政部门会同统计、物价、工会等部门拟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十六条 区民政部门依照下列标准确定保障对象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一)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居民及麻疯病人和60年代精简退职的职工(简称精简退职职工,下同),其最低生活保障金按照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二)其他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为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部分。

第十七条 民政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对保障对象实施网上信息化动态申请审批及管理,根据保障对象情况的变化,及时办理减发或者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停止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手续;区民政部门在每月25日前应将下月的保障对象名单及享受金额送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银行的同时,将下月各级保障金分担数额报市民政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八条 镇、村级负担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区财政部门统一代缴管理并连同市、区分担的资金会同区民政部门于每月15日前通过银行划拨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低保金账户上。镇、村两级分担的资金,如不能按时到位,区财政应先垫付,不得因此而拖延低保金的发放。

保障对象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如属集中供养的,保障金发至敬老院(福利院);如属分散供养的,发到其本人的低保金银行账户上。

第六章 保障金领取的期限

第十九条 保障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期限为6个月,自批准之日的下月起计算;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保障对象以及精简退职职工、麻疯病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期限自批准之日的下月开始至其丧失享受条件之日终止。

保障对象享受待遇期限届满,仍需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30天内重新申请,申请获得批准的,继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未获批准的,由受理申请的居(村)民委员会缴回申请人的《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并送回区民政部门注销。

第七章 保障对象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条 保障对象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期间,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及时通过居(村)民委员会告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并办理调整保障金发放数量和停发保障金的手续。

(二)户口发生迁移和家庭人口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户口所在地的区民政部门办理保障金变更或领取转移手续。

(三)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应当主动就业,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就业培训,接受有关部门推荐就业。

(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且未就业的,应当参加其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公益性劳动,每月参加公益性劳动的时间不少于5天。

第八章 保障金的来源

第二十一条 按现行财政分级管理体制和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必须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分级负担,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年终结余的部分,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结转下年度使用。最低生活保障金市与区的分担比例为5∶5,区与镇的分担比例由区人民政府确定,但区分担的比例不应低于30%。村集体经济可以适当承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但其承担比例不超过10%,村(镇)因财力所限无力承担的,则由区人民政府本级财政兜底予以保障。

第九章 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按时足额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基本医疗救助金的申领审批制度和程序,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审计部门于次年5月31日前对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基本医疗救助金的使用实行专项审计。

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基本医疗救助金应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第二十三条 金融部门应对镇(街道办事处)核查低保家庭收入工作给予配合。

第二十四条 各级劳动社保部门应积极做好如下工作:

(一)对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应当提供减免费就业培训和优先推荐就业。

(二)对因拖欠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养老金、工资以及因欠缴社会保险费造成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应加强执法,解决被拖欠的问题,并为连续6个月未领到或未足额领到上述资金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出具证明材料。镇(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应向劳动社保部门反映。

(三)劳动保障部门应提供有关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情况和配合镇(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核实享受低保人员的再就业情况。

(四)提供低保申请人员拒绝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就业的证明。

第二十五条 各级工会应配合民政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共同做好特困职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工作。

第二十六条 各级统计、物价部门应配合市财政、民政部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二十七条 区以上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核实并出具第六条(十一)款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八条 各级经贸部门负责对所辖经贸单位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属于连续6个月未领到或未足额领到工资的在职职工及其资料进行认定并出具证明。

第二十九条 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保障对象,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应当按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各级卫生、农业、住房、司法、工会、供水、供电、供气、殡葬等部门应当对保障对象在医疗、住房、法律援助、水电燃气费用、物业管理、丧葬费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和扶持。

第三十条 教育部门负责对在本市市属公办学校上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子女中的学杂费的减免,具体为: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书杂费,高中教育阶段减半收取学杂费,市属大中专学校减半收取学费。

第十章 监督及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保障对象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有权向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区民政部门提出异议。区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核查完毕,情况属实的应予纠正;属市委办、市府办或市民政部门签具办理意见的,区民政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督办落实。

第三十二条 各级民政部门、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设立咨询、投诉电话。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受理低保申请和无故拖延审查、审核、审批时间。

第三十三条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保障对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采取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等手段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两年内不得申请,并由:

1.区民政部门追回其《领取证》和保障金,同时通报相关部门。

2.区教育、卫生、农业、住房、司法、工会、供水、供电等部门追回已减免的资金,收回减免或优惠凭证。

(二)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期间,未履行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义务,区民政部门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收回《领取证》,函请相关部门取消低保的相关优待。当事人及其家庭一年内不得申请。

第三十四条 从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的人员及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法定条件审批的。

(二)未查实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而随意签署失实性意见的。

(三)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出具不真实证明及材料的。

(四)应受理申请而未受理的。

(五)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六)未按规定时间完成审查、审核、审批工作的。

属单位违法行为的,由纪检监察部门追究单位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居民对区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或者停止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1996年颁布的《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关于印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2012年综合排名考评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印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2012年综合排名考评办法》的通知

财库[2012]37号


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为加强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管理,促进国债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部制定了《记账式国债承销团2012年综合排名考评办法》,现予以公布,请照此执行。

  附件:记账式国债承销团2012年综合排名考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2012年综合排名考评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管理,促进国债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记账式国债招标发行规则等相关制度和《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主协议》(以下简称《主协议》),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综合排名考评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财政部依据记账式国债相关制度规定和《主协议》约定对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以下简称承销机构)进行考评。

第四条 考评采用量化评分方式,总得分高者排名居前。评分公式为:

承销机构总得分=∑(×本项考评指标的权重×100)。

第五条 单项考评指标及权重分别为:

(一)承销量,指承销机构年内累计承销的记账式国债面值。权重为70%。

(二)投标准确度,指承销机构对年内各期次关键期限国债(不含续发行时,待偿期短于1年的品种)投标准确度算术平均值。权重为10%。其中:

单次投标准确度=×100

投标偏离值=



(三)分销量,指承销机构年内累计分销的记账式国债面值。权重为5%。

(四)现券交易量,指承销机构年内累计交易的记账式国债现券面值。权重为5%。

(五)承销机构履行《主协议》规定的其他义务情况。权重为10%。该单项指标满分100分,最低分0分,起评分80分。财政部在起评分基础上进行加、减分。包括:

1.承销机构未及时准确缴纳发行款的,晚缴一笔减10分,多缴一笔减5分。

2.除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维护的招标系统或通讯主干线运行出现问题外,承销机构如事后未能出具财政部认可的第三方故障或不可抗力证明,每发生应急投标一次减5分。

3.承销机构未及时报备或更新报备材料的,一次减5分。

4.承销机构在财政部组织的国债研究中或在配合财政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一次加10分。

第六条 财政部按季通过财政部官方网站和中国债券信息网向社会公布综合排名结果。

第七条 财政部按年进行评优表彰,授予全年综合排名居前15名且未发生影响国债信誉违规事件的承销机构“记账式国债承销优秀奖”;授予较前一年综合排名升幅较大的前5名且未发生影响国债信誉违规事件的承销机构“记账式国债承销进步奖”。

第八条 全年记账式国债承销面值不足50亿元的承销机构,财政部有权会同人民银行、证监会通知其退出记账式国债承销团。

第九条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要认真做好有关考核指标的统计工作。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汇总,并于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或按财政部要求,将汇总数据报送财政部。

第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截至2012年12月31日。

    


附件下载: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2012年综合排名考评办法.doc

http://gks.mof.gov.cn/redianzhuanti/guozaiguanli/gzglzcfg/201204/t20120423_644700.html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渝办发〔2010〕247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

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配置环境资源,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稳步改善环境质量,规范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国家在现阶段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将达不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确定为该区域、该流域的主要污染物。

所称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以下简称排污权)是指在许可核定的排污指标数量内,排污单位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向环境直接或者间接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权利。

所称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单位在交易机构对依法取得的主要污染物年度许可排污指标进行公开买卖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排污权交易及其管理活动。

第四条 排污权交易坚持公平、公开和有利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的原则,采取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第五条 通过交易获得排污权的排污单位,不免除环境保护的其他法定义务。



第二章 交易主体及条件



第六条 排污权交易的主体为转让方和需求方。

转让方是指合法拥有可供交易的排污权的单位。

需求方是指因实施工业建设项目需要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排污单位。凡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工业建设项目,需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应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排污指标。

排污权以排污指标交易。新增1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需相应购买1个排污指标;转让1个排污指标,须相应削减1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第七条 转让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通过排污权交易转让排污指标:

(一)已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包括迁建、调整产品结构)、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等措施腾出排污指标余量的;

(二)已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因转产、破产或其他原因自行关闭腾出排污指标的;

(三)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从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依法取缔、关闭污染企业中取得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的;

(四)通过其他方式依法取得排污权未使用的。

第八条 排污单位拥有的可供交易的排污指标,应到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登记备案,其登记备案的排污指标既可申请进行转让,也可作为其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所需新增排污指标的备用指标,或者作为排污权转让的储备指标。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从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依法取缔、关闭污染企业中取得的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分别由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进行储备或者通过排污权交易机构进行转让。

《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储备管理办法》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九条 需求方排污指标购买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量确定。

新建项目排污指标购买后,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实际排放量大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购买量的,其不足部分需重新购买;实际排放量小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购买量的,其多余部分可以转让。

新建项目购买排污指标后,闲置期不得超过5年。超过5年的,由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收回。

第十条 排污单位通过排污权交易转让排污指标,或者到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登记备案作为排污权转让的储备指标后,应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实际排污状况申领排污许可证并缴纳排污费。

第十一条 在水环境质量化学需氧量不达标的流域或者大气环境质量二氧化硫指标不达标的区域内,需求方只能在本流域或本区域内购买化学需氧量或者二氧化硫排污指标。

主城九区(含北部新区)范围内,一律不得购入二氧化硫排污指标;拥有二氧化硫排污指标的转让方,只能向主城九区(含北部新区)以外的二氧化硫达标地区转让。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整治完成前不得进行排污权交易:

(一)被列为环保信用不良的;

(二)被实施环保挂牌督办的;

(三)污染源限期治理期间的;

(四)被区域限批的;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进行交易的。



第三章 交易方式及程序



第十三条 排污权交易一般采取挂牌转让方式,特殊情况也可进行协商转让。

在同一区县(自治县)同一流域、区域进行交易,且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购买意向需求方,双方可进行协商转让。

第十四条 排污权交易必须在政府确定的排污权交易机构内进行,严禁场外交易。

第十五条 排污权交易程序包括申报、审核、交易、变更。

第十六条 交易主体进行排污权交易,须分别向市和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

需求方属于国家及市级审批的工业建设项目的排污权交易,应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经审核同意;其余项目排污权交易应向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经审核同意。

转让方可转让的排污指标,须按《排污许可证》管理权限,分别向市和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经审核同意。其中,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集中建设服务范围跨区县(自治县)的污水处理设施取得的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其转让须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经审核同意。

凡是经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需转让排污指标的,须经市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确认后方能转让。

第十七条 转让方拟转让排污指标,应在完成相关环保验收或转产、破产、关闭后进行排污权交易申报,并提交企业基本情况、生产状况、《排污许可证》以及能够证明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的相关资料。

需求方拟购买排污指标,应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过程中进行排污权交易申报,并提交企业基本情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其他有关总量指标需求分析的材料。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交易主体的交易申报后,应及时对交易资格主体的合法性、交易量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并出具排污权交易审核意见书。《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审核办法》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交易主体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核意见书,向排污权交易机构提交交易委托申请,由排污权交易机构组织交易。

需求方向排污权交易机构进行委托申请时,按基准价购买全部需求数量所需金额的10%―15%缴纳交易保证金。

排污权交易机构应当按照相应程序和规范,建立电子交易系统,根据转让标的情况,采取电子竞价等方式组织交易。

交易双方根据交易结果,在排污权交易机构的组织下,签订《重庆市排污权交易合同》。交易完成后,排污权交易机构应及时向交易双方出具排污权交易凭证。

《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规则及程序规定》由排污权交易机构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转让方根据排污权交易机构出具的排污权交易凭证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需求方根据排污权交易凭证及有关材料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手续。



第四章 交易管理及职责



第二十一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排污权交易的指导、监督与管理。

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中心受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全市排污权交易进行监督管理。负责排放总量的技术核算,排污许可的技术支撑;负责对应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的排污交易进行技术审核;负责交易过程的监督,对区县(自治县)受理的排污权交易进行核查;负责排污权的储备管理;负责统筹全市排污权交易,并代表市政府参加相关排污权交易活动。

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行政区域内排污权交易的监督与管理;负责应由本区县(自治县)受理的排污交易的技术审核;负责本区县(自治县)排污权的储备管理,并代表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参加相关排污权交易活动。

第二十二条 排污权交易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交易程序规定,为排污权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信息等服务,按照相应规范组织交易。

第二十三条 排污权交易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机制。交易成交价格不得低于交易基准价。

排污权交易基准价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物价、财政部门根据污染物治理的社会平均成本,兼顾环境资源稀缺程度、交易市场活跃程度等影响因素定期组织测算并公布。

第二十四条 排污单位通过排污权交易转让排污指标所得收益归排污单位所有,可专项用于实施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等,也可用于自行关闭企业处理遗留问题。

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转让从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者依法取缔、关闭污染企业中取得的主要污染物削减量,以及转让通过其他方式依法取得的排污指标,其所得收益按照转让方隶属关系纳入同级财政,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主要用于排污权收购及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五条 排污权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服务费,由排污权交易机构按照市物价、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据实收取。

排污权交易过程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六条 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七条 交易方在交易中存在提供虚假数据、违反交易程序等行为的,由负责监督管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其排污权交易确认手续及《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

交易方如超出交易后核定的主要污染物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由负责核发其《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采取限产、停产等措施,并依法予以处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国家对排污权使用及交易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