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五代内”的解释的复函

时间:2024-06-26 10:56:5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0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五代内”的解释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五代内”的解释的复函

1953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


中南分院、中南司法部:
你们1月22日的报告收到。据中央法制委员会1952年6月13日检字第77号及同年8月25日普字第206号的解释:所谓旁系血亲,是指直系血亲之外的血统上和自己出于同源之人,例如自己的叔伯、姑母、兄弟姊妹等。所谓“五代”,是指从己身往上数,己身为一代,父母为一代,祖父母为一代,曾祖父母为一代,高祖父母为一代,旁系血亲如从高祖父母同源而出的,即为五代以内。你们的见解和法制委员会的解释是相符的,我们同意你们的意见。但关于“五代内的旁系血亲间结婚的问题,从习惯”这一规定,遇及具体事件,必须慎重处理,不能简单从事,务求合情合理地解决。

附:五代以内直系及旁系血亲表

高 高
祖 祖
------------------------父母 父母--------------------
| | | |
| 外 | |
姊外 曾 曾 姊曾
妹曾 祖 祖 妹祖
祖 ------------------父母 父母-------------- 父
父 | | | | 母
母 姊外 | | 姊祖 之
之 妹祖 外 | 妹父 兄
兄 父 祖 祖 母 弟
弟 母 ------------父母 父母-------- 之 |
| 之 | | | | 兄 |
| 兄 妹母 | | | 弟 |
妹外 弟 之 ------母 | 父-- 妹父 | 妹曾
之曾 | 兄 | | | 之 | 之祖
子祖 | 弟 兄 己 兄 兄 之祖 子父
女父 姊外 姊 弟 | 弟 弟 子父 女母
母 妹祖 | 姊 | 姊 姊 女母 兄
兄 之父 | 妹 子 妹 | 兄 弟
弟 子母 之母 | 女 | | 弟 姊
姊 女兄 子兄 之兄 | | 之父 姊 |
| 弟 女弟 子弟 | 子兄 子兄 妹 妹曾
| | 姊 女姊 | 女弟 女弟 | 之祖
妹外 | 妹 妹 孙 姊 姊 | 孙父
之曾 姊外 | | 子 妹 妹 之祖 子母
孙祖 妹祖 | | 女 之 | 孙父 女兄
子父 之父 之母 孙兄 | | | 子母 弟
女母 孙母 孙兄 子弟 | 孙兄 之父 女兄 姊
兄 子兄 子弟 女姊 | 子弟 孙兄 弟 |
弟 女弟 女姊 妹 曾 女姊 子弟 姊 |
姊 | 妹 之 孙 妹 女姊 妹 妹曾
| | | | 子 之 妹 | 之祖
| 妹外 之母 曾兄 女 | | 妹祖 曾父
姊外 之祖 曾兄 孙弟 | 曾兄 之父 之父 孙母
妹曾 曾父 孙弟 子姊 | 孙弟 曾兄 曾母 子兄
之祖 孙母 子姊 女妹 元 子姊 孙弟 孙兄 女弟
曾父 子兄 女妹 之 孙 女妹 子姊 子弟 姊
孙母 女弟 子 之 女妹 女姊
子兄 姊 女
女弟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2011修订)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已经2011年1月20日市政府第13届13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万庆良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


(1999年7月2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1999〕第7号发布,2011年1月2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第13届13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均应履行拥军优属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部门组织实施。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拥军优属纳入全民教育、国防教育、社会建设内容,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及时协调和处理拥军优属工作和军地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第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保障驻军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积极支持和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军事演习、国防施工、营房建设等任务支持和配合部队搞好各项基础建设和农副业生产,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六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军休所、军供站、荣军医院(疗养院)等优抚事业单位建设,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

  第七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开展科技、智力拥军活动,帮助部队开展各类教育和科技培训,协助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第八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和配合部队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和争当优秀士兵活动对驻穗部队和从本市入伍的优秀士兵及立功人员,由所在的区、县级市给予奖励。

  第九条 处理军地矛盾和纠纷时,有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主动与部队协商,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第十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军车免费通行,有条件的收费站应设立专用通道。

  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城市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停车场,军车免费停放。

  第十一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车站、码头、机场和其他公共服务行业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应当专设窗口或者优先提供服务。

  第十二条 市、区(县级市)所属公园、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风景区对前来游览参观的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和本市户籍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凭证免购门票。

  第十三条 义务兵、本市户籍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市内线路公共汽(电)车、过江渡轮和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具体实施办法由市交通部门会同市民政部门制定实施。

  第十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指导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为军队官兵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服务。

  义务兵申请法律援助,无需提交经济困难证明。

  第十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市有关规定做好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士官、复员士官、退伍义务兵和部队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或者以各种理由变相拒绝完成由安置部门统一分配的安置任务。

  对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服役的军队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按照有关规定照顾安置。部队随军家属应当优先安排上岗,不得将其安排到特困企业。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需要创业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贷款、税收等优惠。转业士官、复员士官、退伍义务兵安置按照本市有关安置办法执行。

  服役期满的转业士官、复员士官、退伍义务兵,自退役之日起两年内可以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伍前是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职职工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服役期间原单位应当保留其编制、岗位,其享受转正、调资、升级待遇,退出现役后,允许其复工复职,并享受不低于本单位同岗位、同工龄职工的各项待遇。

  第十六条 国家规定需要安排工作的因战、因公残疾军人,本人所在地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为其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其工资、保险、住房、医疗、福利等,应当与所在单位同等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所在单位无特殊理由不得解除或者中止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现役军人的配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探亲假,所在单位不得扣减探亲期间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不变。

  第十八条 现役军人子女(含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当年的随迁子女)、烈士遗属、残疾军人、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入托或者入学的,教育部门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优先办理。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租、售住房和拆迁安置住房时,服现役的军官和士官、义务兵应当计入该家庭人口,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军人的军龄,应当视为所在单位的连续工作时间,享受所在单位同等人员的同等待遇。

  第二十条 优抚对象的住房按下列办法解决:

  (一)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住房困难的,同等条件下优先租住政府廉租房或者购买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限价房。

  (二)分散安置的一至四级残疾军人需要解决住房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家居农村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建房时,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应当优先、优惠解决宅基地有住房困难的,由区、县级市、镇财政给予一次性住房维修补助或者优先纳入农村安居工程计划。

  第二十一条 本市户籍符合定恤定补条件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由所在地民政部门按不低于本市规定的标准给予抚恤补助。

  第二十二条 下列优抚对象按照规定享受优待金待遇:

  (一)义务兵家庭

  (二)烈士的父母(含抚养人)、配偶、18岁以下未就业的子女

  (三)享受抚恤的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

  (四)有工作单位的因公牺牲、病故义务兵父母(含抚养人)、配偶、18岁以下未就业的子女

  (五)孤老复员军人及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六)在城镇无工作单位或者在农村的残疾军人

  (七)享受生活补助的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

  烈士遗属和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以一户一处享受优待金。

  第二十三条 优抚对象的优待金按下列办法发放:

  (一)户籍在农村的优抚对象优待金标准由各区、县级市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中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优待金按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发放其他优抚对象优待金标准由市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并逐步调整提高。

  (二)在职应征入伍的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照原工资、奖金及各种补贴(传染病津贴、交通补贴除外)标准由原单位按时发放。

  (三)有工作单位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病故义务兵遗属(含单位供养、补助)所需优待金由其所在单位自行统筹发放;其他优抚对象优待金由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发放。

  第二十四条 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及其他优待费用不计入家庭收入,不影响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

  第二十五条 在乡孤老烈士遗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孤老病故军人遗属、孤老残疾军人、孤老复员军人,享受抚恤和“五保”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双重待遇,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或者街、镇敬老院集中优待供养。

  第二十六条 优抚对象享受以下医疗待遇:

  (一)现行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但不同时享受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未享受公费医疗和新增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给予门诊补助和住院自付部分医疗费用一定比例的补助。

  (二)在城镇就业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随所在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享受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待遇。

  (三)在城镇无工作单位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相应的医疗待遇,参保所需费用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

  (四)在农村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相应的医疗待遇,参合所需费用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

  (五)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在享受相应基本医疗保障待遇的基础上,按规定享受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和城乡医疗救助。

  第二十七条 现役军人以及享受抚恤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凭有效证件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对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空调降温费、肌肉注射费,按有关规定减免部分治疗、护理费。医院应设立明显的优先优惠标志。

  第二十八条 移交本市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医疗,纳入当地公费医疗管理,医疗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超支部分由当地财政解决。

  第二十九条 拥军优属安置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县级市)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三十一条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印发〈广州市烈属、义务兵家属和伤残军人享受优待金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1990〕83号)同时废止。




关于转发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租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巴政办[2008]52号


关于转发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租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的《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租住房建设分配
管理办法》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日




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租住房
建设分配管理办法
(州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〇〇八年四月)

  为规范州房产处新建住房、已售公房和用于出租的直管公房的管
理,健全和完善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住房供应体系。根据《关
于印发在库尉新区购建住房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 (巴政办[2006]
22号),参照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建住房[2007]258号)和《关于停止住房实物福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
分配货币化的通知》(巴政办[2006]122号),结合州直干部职工住房
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州房产处在库尉新区新建和原负责管
理的已售公房及用于出租的直管公房。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有限产权房是指:由州房产处按房改、集资
建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确定价格,分配供应州直行政事业单位职工
的只拥有有限产权的住房;租住房是指:由州房产处向州直行政事业
单位职工只租不售的直管公房。

  第二章 申请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及租住房的条件

  第三条 州房产处建设管理的有限产权房分配供应的范围是:州
财政供养的全额预算和差额预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第四条 符合第三条规定的范围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干部职工,可
向州房产处申请有限产权房:

(一)未享受国家福利分房政策(包括房改房、单位集资房合作
建房、经济适用住房等)的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二)已享受国家福利分房政策,但住房标准未达标,申请调换
住房的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三)从县上调入到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职工;

(四)从外地调入到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职工;

(五)在县际间交流,申请在库尔勒市居住安置的干部职工;

(六)在县上工作或退休,申请在库尔勒市居住安置的副县级以
上干部;

  第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可申请租
住房:

  (一)新吸收、录用,无力购买住房的干部职工;

  (二)从外地区交流到我州需临时租住房屋的干部职工;

  (三)因政府规划建设被拆迁,需要临时用于周转的住户;

第三章 申请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程序及住房面积标准

  第六条 符合第三和第四条规定,申请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的干
部职工,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办理:

  (一)未享受国家福利分房政策(包括房改房、单位集资房合作
建房、经济适用住房等)的县级(含县级)以下干部职工,由本人提
出书面申请,交本人及配偶所在单位出具的住房情况证明(单位领导
签字并加盖公章,申请人配偶无工作单位的,可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
社区出具证明),到州房产处办理申请登记购买住房手续。

  (二)州级干部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交州房产处,州房产处提
出安排意见,报州委、州政府研究批准后,办理住房购买手续。

  (三)从州外、县上调入州直工作的县级(含县级)以下干部和
县际交流的副县级(含副县级)以上干部,在原工作地已有住房,但
在库尔勒市无住房,申请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提交本人及配偶所调入单位出具的无住房情况证明(加盖公章和领导
签字),经主管州领导签批意见后,到州房产处办理购买手续。

  (四)已在库尔勒市享受国家福利分房政策,由于住房标准未达
标等原因,提出调房、换房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写明原因、原
住房情况及权属。县级(含县级)以下干部报州政府主管领导签批意
见后,由州房产处安排办理收回原住房,补交新增面积价款后办理调
换房;州级干部书面申请,由房产处提出意见,报州委、州政府研究
批准后,由州房产处收回原住房,补交新增面积价款后办理调换房。

  (五)已在库尔勒市享受国家福利分房政策,有一套住房,又按
《关于印发在库尉新区购建住房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巴政办
〔2006〕22号)规定,申请在新区购买一套有限产权房的县级(含县
级)以下干部,原住房可以不收回。

  第七条 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享受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住
房面积标准:一般干部(含科级)90平方米以下、县级干部120平方米
以下、州级干部180平方米以下。

第四章 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租住房价格

  第八条 州直有限产权房销售价格参照库尔勒市对外公布的政府
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等综合因素分年确定。 价格的变化幅度由州发改委
审定。

  第九条 州直干部职工购买有限产权房超出本人职级住房控制面
积标准部分,按照同地段同类普通商品住房价格补交差价。

  第十条 州直租住房的租金按库尔勒市政府物价部门确定的市场
租金价格执行。

第五章 州房产处管理的住房产权的处置

  第十一条 州房产处管理的有限产权房,产权的处置必须符合以
下规定:

  (一)120平方米(含120平方米)以下有限产权房,购买满5年,
经州房产处批准、州房改办审查,办理收益分成、补交土地出让金等
国家规定的手续后转为完全产权房,可进入房地产二级市场按市场价
格交易。不满5年,不得上市交易,因确需转让的,由房产处按照原价
格并计算折旧进行回购。

  (二)面积大于120平方米以上的有限产权房不能上市交易,如住
户要处置转让有限产权房,由州房产处回购。价格按当年政府定价经
济适用住房的标准和装修评估价确定。

   第六章 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和租住房的管理

  第十二条 州房产处管理的有限产权房,不得用于出租经营和其
它非居住用途。

  第十三条 住户购买州房产处有限产权房,房屋、土地登记部门
办理权属登记时,应当分别注明为有限产权房和划拨土地。

第十四条  租住房租赁合同应当明确下列内容:

  (一)房屋的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和设备状况;

  (二)租金及其支付方式;

  (三)房屋用途和使用要求;

  (四)租赁期限(一年一签);

  (五)房屋维修责任;

  (六)停止租赁合同的条件:(包括承租人已不符合规定条件的;
将所承租的租住房转借、转租或者改变用途等);

  (七)违约责任及争议的解决办法,包括收回租住房、调整租金,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等。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州房产处要加强对已购有限产权房的后续物业管理。
对房屋居住人员、房屋使用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违反本规定的住户,
限期整改,根据《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处罚。

  第十六条 州房产处管理的各类住房、出租住房的物业管理,按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租住房住户对所居房屋只有使用权,不得擅自处置改
变房屋结构,并严格遵守租住房租赁合同。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州房产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