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部关于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5-19 02:22:1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4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的通知
1994年12月26日,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劳动人事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经商财政部同意,现予发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对违反《劳动法》行为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行为的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条 用人单位未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按每名劳动者每延长工作时间一小时罚款一百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五条 用人单位每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三小时或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三十六小时的,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按每名劳动者每超过工作时间一小时罚款一百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之一的,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用人单位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造成职工急性中毒事故或伤亡事故的,应责令制定整改措施,并可按每中毒或重伤或死亡一名劳动者罚款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罚;情节严重的,提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停产整顿。
用人单位对发生的急性中毒或伤亡事故隐瞒、拖延不报或谎报的,以及故意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的,应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条 用人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卫生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应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条 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或未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定期检查身体的,应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用人单位锅炉压力容器无使用证而运行的,或不进行定期检验的,应责令停止运行或查封设备,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用人单位锅炉压力容器有事故隐患的,应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的应责令停止运行,收回使用证件,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用人单位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客运架空索道、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未进行定期检验或安全认证的,应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责令改正,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行为之一的,应责令改正,并按每侵害一名女职工或未成年工罚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一)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二)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劳动强度的劳动;
(三)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及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的;
(四)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应责令改正,并按每侵害一名女职工罚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用人单位安排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从事夜班劳动的,应责令改正,并按每侵害一名女职工罚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假低于九十天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每侵害一名女职工罚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每侵害一名未成年工罚款三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应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除责令限期补交所欠款额外,可以按每日加收所欠款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收入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劳动监察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或者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对具有数种违反《劳动法》行为的,应分别决定处罚,合并执行;不能合并执行的可以从重处罚。
对数次(二次及以上)违反《劳动法》的,可以加重处罚。加重处罚可按原罚款标准的二至五倍计算罚款金额。
第二十条 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应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罚款票据。所处罚款,应依照财政管理的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起诉。
复议或诉讼期间,不影响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办〔2003〕69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的通知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有效实行政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接受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确保新闻发布主动、及时、准确、权威,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闻发布会时间、地点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一般每半月一次,大体上安排在每月15日和月底最后一天。如遇重大突发性事件等特殊情况,也可随时举行。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地点设在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室。
  二、新闻发布会内容
  新闻发布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省政府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部署、重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内容;
  2、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3、省政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4、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重要活动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重大突发性事件;
  5、政府各部门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6、需要发布的其他事项。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确定,可由省政府办公厅根据省政府阶段性工作特点和需要直接提出,或由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主动申报,也可由新闻单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提供。最后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政府新闻办)汇总提出,报省政府秘书长审定。
  三、新闻发布会的管理和审批
  1、原则上,省政府及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的新闻发布会应统一归口管理,除省政府新闻办统一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外,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不得自行安排新闻发布会。
  2、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于发布会的前5天提出意见,经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审核后,报秘书长审批。
  四、新闻发言人
  1、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都要确定1-2名新闻发言人其中必须有1名是本部门负责同志。新闻发言人由熟悉本系统、本部门情况,具有较高理论政策水平和较强表达沟通能力的同志担任。
  2、一般情况下,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必要时也可邀请省领导或有关方面负责人发布新闻。
  五、新闻发布会组织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工作包括确定到会新闻单位、协调安排记者现场或会后采访、追踪中外媒体报道情况和社会舆论的反应等,由省政府新闻办负责。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的会务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
  六、新闻发布会纪律
  1、新闻发布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同时,严格遵守《保密法》,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所发布的内容必须按照确定的口径统一对外发布;对内容涉密或涉及国家安全但又必须对外发布的,须经保密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审核同意。
  2、举办新闻发布会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内容进行,举办者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变更,应重新报批。

“提速”需要司法保障

长春铁路运输法院 林号兵

近期,全国铁路正面临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提速将使列车在我国主要城市间的运行时间大为缩短,部分干线列车时速可达200公里,届时火车将成为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在火车高速运行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由于火车提速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法律问题也成为摆在铁路部门,尤其是铁路司法部门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近年来,在铁路线上发生的各类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尤以拆盗铁路设备设施、掀盗铁路运输物资、抢越铁路道口引发的交通事故、聚众拦阻火车运行等案件尤为突出。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但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也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随着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这些案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加突出显现,这类犯罪也将成为司法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
一、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破坏铁路设备设施的犯罪严重的危害了火车的运行安全,极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长期以来一直是司法部门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
我国拥有比较完备的铁路交通系统,几乎覆盖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铁路在有力的支持了国家建设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维护和管理上的缺陷,延绵漫长的铁道线使犯罪分子有很多可乘之机。这些犯罪分子以生活在铁路沿线的农民居多,他们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铁路吃铁路”的心态,将盗窃铁路设备和运输物资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铁路沿线农民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有的因为贪图享乐,好逸恶劳,平时有工不做,有活不干,就以盗窃铁路为生,犯罪所得到的钱也都被吃喝玩乐挥霍殆尽。四平地区的乔德玉特大盗窃团伙仅2002年4月~2003年4月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在四平站运转场疯狂作案数十起,盗得物资价值人民币数十万元,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至案发时,所有盗窃的物资都已经被乔德玉等人卖掉,所得赃款也被其挥霍一空。(二)有的人是因为赌博欠债,无力偿还,遂将目光转移到铁路上,把盗窃铁路作为“弄钱”的一条捷径。家住康平县的王波本是县畜牧站的兽医,只因为迷恋赌球欠了很多钱,进而不惜挺而走险于2004年1月间在长春铁路分局金宝车站将待运的玉米盗走两万余斤,总价值人民币9 783元。销赃所得大部分用于偿还赌债。(三)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看到有的人靠盗窃铁路发了财,也跟着效仿。家住四平的陈立民、史玉珍夫妇是村里公认的老实人,只因家庭比较困难,在看到村里其他人都盗窃铁路发了财,遂也加入其中,最后落得夫妻双双陷入牢笼,家中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无人照料。除了铁路沿线的农民盗窃铁路物资较多以外,极少数铁路的临时工甚至正式职工也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实施犯罪活动。不光是铁路运输物资,钢轨、枕木、钢板、通讯缆线、信号箱等这些主要铁路设施也是犯罪分子较易作案的目标。这些设施分布于漫长的铁道线上,不易看护管理,犯罪分子作案极易得手。但是他们在犯罪时根本不曾想到,由于钢轨、通讯缆线这些设施遭到破坏,极有可能使火车发生倾覆、出轨的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考虑到盗窃、破坏铁路设施会给铁路运输带来安全隐患,有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的可能,其危害要远远大于盗窃罪,所以法律上对盗窃铁路设施的行为是按照破坏交通设施罪而不是按照盗窃罪进行定罪处罚的,这也正是刑法将“破坏交通设施罪”列入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章的用意所在。随着铁路的提速,盗窃、破坏铁路设施的犯罪将给铁路运行安全造成更大的危害。对于此类犯罪司法部门在今后要更加不遗余力的予以打击。
二、行人、车辆抢越铁路道口引发的交通事故将可能增多
目前,随着城市和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越来越扩大,道路越来越宽。现在的很多道口,过去都在城市边缘的偏僻之处,而现在这些地方已经非常繁华,人口密度很大,行人和机动车通过的数量也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由于行人和车辆抢越道口与火车相撞造成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据统计,2003年,全国共发生因抢越道口与火车相撞的交通事故800多起,死伤660多人,出现这么多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究其原因都是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漠所造成的。火车提速后,即使在城区内火车的时速也将达到100公里以上,如果还保有“看见火车我再跑也来得及”的想法,迟早必将酿成惨重事故。所以广大的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按照规定,到安全地点通过铁路,千万不能为图一时方便,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如果为了一时的方便引发了交通事故,不但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同时,铁路部门也需要与当地政府共同协商,在人口稠密地区因地制宜地想办法,尽量给行人、车辆通过铁道线创造安全、方便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抢越道口”的问题。
三、一些群众聚众拦截火车的行为可能造成铁路运行混乱,“提速”后,对其中的首要分子和骨干分子司法部门要严厉打击。
近年来,全国铁路发生了多起聚众拦停火车的事件。一些群众为了使自己的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经常会采取了拦截火车这种极端手段,而且他们错误的认为拦车的人多,“法不责众”不会追究自己的责任。由于他们的行为给铁路运输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且已经触犯了法律,所以对于其中的首要分子和骨干分子司法部门也是要予以严厉打击的。铁路提速以后,火车运行实行全国联网,各地的火车运行时间十分精确,如果因为拦截火车导致火车停开,必然会使多条线路甚至全国的铁路运行发生混乱,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于这样的行为,司法部门也需要从重处罚,从严打击。
火车提速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在法律上还不能完全予以解决,但是我们相信,在司法部门和铁路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必将会给旅客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出行环境。